轉載自《海峽都市報》
核心提示 廣東省梅州市,位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與福建的武平、上杭、永定及平和縣接壤。由于諸多原因,梅州市的GDP一直處于廣東全省的中下游。 2008年,更以483億元,位列廣東21市的第17名。因此,在眾多走南闖北的當地企業家看來,如何借助海西東風扶搖直上,成了梅州迫在眉睫的發展議題。 反響:海西凸顯新商機 “這幾天,商會的會員聚在一起,都在談海西,不僅我們福建的企業家在談,梅州的其他企業家也在談。”梅州市福建商會會長周振華坐下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采訪的主題。 成立于2007年10月18日的福建商會,是梅州至今唯一的異地商會。如今,閩籍駐梅工商企業有一千多家,從業人員達二三萬名,主要從事房地產、茶葉、水暖器材、石材、陶瓷等數十個行業,而且大多是當地的龍頭企業。 43年前,十來歲的安溪少年周振華,只身來到梅州打小工。如今,家庭和事業都在梅州的他,早已習慣了這里的生活方式。他說,當地有實力的閩籍企業家,像他這樣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十幾甚至幾十年的,不在少數。 “梅州融入海西經濟圈當然是好事,梅州和福建都將迎來新的商機。”在梅州經營茶葉經銷的陳朝財,同樣是安溪人,如今是梅州茶業界頗有實力的商人。就拿飲茶來說,以前,梅州人喝的都是本地的鳳凰單樅茶,自從這幾年福建的鐵觀音進入梅州后,喝鐵觀音的當地人超過50%。 據他介紹,僅梅州市區,大大小小的鐵觀音茶店有四十多家,占市區所有茶葉店的三分之一左右。 梅州人吃早餐叫喝早茶,意思是早餐吃什么都少不了喝茶。記者下榻的酒店,可供選擇的有三種茶,鳳凰單樅茶、鐵觀音和紅茶。 周振華說,隨著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步伐的加快,梅州與福建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將更加頻繁。就在去年于龍巖舉行的海西20城市長聯席會上,梅州就提出要主動融入海西,加快物流業的發展。隨著中央出臺意見加快海西建設,身在梅州的閩商,正在尋找新一輪商機,推動梅州在海西平臺中實現更大的作為。 在梅州經營房地產開發、服裝制造等行業的閩商林文山認為,中央出臺支持福建加快海西建設的意見后,相信會有更多的利好消息出臺。他告訴記者,前幾天他剛和朋友到了南平市,參加海西城市工商聯組織的會議。下一階段,他還將抽空回來,看看有沒有什么項目可做。“比如說,老家的地還比較便宜,如果有更好的政策出臺,到時會有不少梅州企業家前往福建辦廠。” 聲音:明年6月梅州到廈門只需3小時 “到龍巖只需4小時,到廈門6個半小時。”這是梅州目前與我省兩座城市的距離。梅州市交通局副調研員葉敬進找出另一組數據來形容梅州的“偏遠”:到深圳和廣州均4個半小時。空間距離的阻隔,使梅州一直給人“山區”的感覺。 這種“被邊緣”的感覺,不久將被改變。梅州市委一名官員介紹,在多個場合,梅州市委書記劉日知均表示,融入海西的大事之一就是讓梅州至龍巖、廈門等地的公路提速。 據悉,去年6月動工的梅州境內的梅(縣)大(埔)高速,全長90公里,將與龍巖永定與雙永高速相連。還有已竣工的天(津)汕(尾)高速梅州段,將連接經過龍巖的武平、上杭等地。龍巖境內路段將在明年6月全線通車,屆時,梅州到龍巖只需2個小時。 特別是今年底龍廈高速鐵路通車后,龍巖到廈門只要1個小時的路程。這等于明年梅州到廈門,只需3小時,目前梅州相當大一部分的貨物是通過廈門海關出口的。“交通提速,也等于讓企業提速。”梅州一外貿企業負責人說。 “納入海西的梅州,與福建兄弟城市的合作,將因時空距離的縮短而提速。”葉敬進這幾天與龍巖交通部門的領導通電話的頻率比往常都要高,每次通電話,了解最多的就是有關高速公路的建設進度。 此外,規劃中的鷹梅(梅州至瑞金)、浦梅(梅州至上杭)2條鐵路,也將縮短梅州與外界的距離。浦梅鐵路規劃設計從我省的浦城向西南途經武夷山、建寧、連城、上杭、武平,往廣東梅州的蕉嶺至梅州,全長約590公里。這2條鐵路,設計時速均為200公里,已納入國家鐵路網建設中長期調整規劃。 “要致富,先修路,路修好了,梅州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到處都是。”當地眾多企業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坦言。 交通僅是梅州對接海西的一個縮影,梅州市重點辦一名姓魏的負責人介紹說,有不少項目梅州和福建是交叉進行的,比如說,韓江下游則是福建的汀江,航道建設等目前正在進行中。 期盼:借政策利好成為海西橋頭堡 梅州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梅州與福建淵源很深。多年來,兩地的交往日甚,并在相互協作中進一步促進了梅州經濟社會的發展。2007年12月4日召開的區域協作聯席會議上,梅州和海西的其他城市一起,提出要“深化區域合作,推進海西發展”。 之后,梅州和我省龍巖、廈門等市以及江西省的合作進一步加強,連續參加廈門的“9·8”投資貿洽會,最近我省的“5·18”,梅州市亦高調組團參加。梅州當地一名官員透露說,早些時候,梅州和周邊的福建、江西之間的協作,其實就有點類似于海峽西岸經濟區城市之間的合作。 梅州市經貿局一名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與周邊區域協作,對梅州的發展也產生了良好的效果。根據梅州市委宣傳部提供的材料顯示,2008年,梅州全市生產總值478億元,比上年增長10.2%,自1990年以來首次超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生產總值突破萬元(1.16萬元),比增10.1%,實現了經濟總量與人均增速的一致,是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中GDP總量增速和人均增速最接近的市。 梅州更致力于打造宜業宜居的城市發展目標,2009年3月,廣東省綜治委委托國家統計局對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的公眾安全感進行調查,梅州以92.7分的成績名列榜首。 梅州市委書記在多個場合表示,將加強梅州、龍巖、贛州三市在資源開發、產業互補、交通對接、市場互通等方面的合作,把三市區域小三角建成對接“泛珠三角”、“長三角”和“海峽西岸”三個經濟圈的橋頭堡。“梅州將同時享受到泛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優惠政策和改革措施,這是地區發展的難得機遇,特別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將成為梅州發展一個新的增長極。”梅州市委一名官員說。這一說法,在接下來的采訪中,記者聽到眾多專家以及企業家提到。 梅州市重點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梅州的兩個目標是:一、承接珠三角的產業轉移;二、全力瞄準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機遇以及未來機遇。 梅州市委臺辦科長李浩告訴記者,下個月,梅州市委、市政府將組織一個由16個成員組成的招商引資團前往臺灣,“有了海峽西岸經濟區這個平臺,對臺貿易往來將會進一步得到加強。”他說,目前梅州正在制定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詳細規劃,“可以肯定的是,海西是梅州發展的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梅州知多少 梅州是葉劍英元帥的故鄉,素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和“中國金柚之鄉、中國著名單樅茶之鄉”的美譽,還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既是客家人南遷的最后一個落腳點,也是明、清以來客家人衍播四海的出發地,所以有“世界客都”之稱。 梅州山清水秀,是粵東北的重要生態屏障。并且梅州還處于全國16個重點成礦區帶中武夷成礦帶的南緣部位,是礦產資源富集區。目前探明的大小金屬礦床點200多個,有鐵礦、石灰石、稀土、瓷土等礦產資源54種,潛在價值達4000多億元。 梅州全市總面積1.59萬平方公里,2008年末戶籍人口505萬人。市花:梅花。